江海通报»首页 暖闻 暖闻 查看内容

通州两位志愿者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为陌生人点亮生命希望

520

主题

520

帖子

117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77
6月26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血液内科病区,通州区红十字志愿者杨潇成功捐献3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两日前,通州区红十字志愿者邓伟奇也成功捐献32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们纷纷为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火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南通共有19081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志愿者大家庭、成功捐献85人,通州2400余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志愿者、成功捐献15人。

为爱逆行三天两捐

当天上午,在通大附院东院区,杨潇注射完第9针干细胞动员剂,并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随后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经过5个多小时的循环分离,成功分离出3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完成此次神圣的使命。

杨潇是通州区五接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1999年出生,2017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迄今已献血1000毫升,2022年1月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邓伟奇是湖南长沙人,2003年出生,目前为通州区消防救援大队先锋专职消防救援队的一名专职消防员。2022年开始,邓伟奇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至今已献血1200毫升,2023年3月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此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邓伟奇、杨潇分别成为南通市第84、85位,通州区第14、15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邓伟奇说:“这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缘分,今后有需要,我仍会去帮助他人,忠实履行一名消防员神圣的职责和使命。”“今年3月5日接到通知,说我跟一名患者匹配成功,当时就特别兴奋和激动。我以前了解过一些相关知识,非血缘关系中能配型的成功率大概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所以加入骨髓库后我以为是个漫长的等待,没想到这么快就匹配上了。希望对方移植后能顺利康复,迎接新生。”杨潇表示。

当天,杨潇的家人也在医院陪同他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杨潇的母亲郭女士表示,刚知道儿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第一反应是担心,后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了解,加上儿子很坚持,她和爱人决定全力支持儿子的决定。

南通也可定点采集

“邓伟奇的捐献对我们来说有特殊的意义,他是我们东院区第一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主任刘红教授表示,“在全新环境下,我们配备了先进的采集设施和专业医疗团队,为志愿者提供了一流的医疗服务。此次采集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在造血干细胞捐献领域有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可以更好地为献爱心的捐献者服务。”


2023年5月17日,通大附院正式挂牌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江苏省分库定点采集医院”。南通也成为全省第8个有造血干细胞采集点的城市。2023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2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4例;自去年5月17日成为定点采集医院以来已陆续为12名志愿者完成采集工作。

“自从南通本地有了采集点,我们的志愿者不用再跑去外地采集造血干细胞了。”通州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邵晓明表示,这既方便了志愿者进行捐献,也让红十字会能更好地为志愿者提供优质服务。

据了解,通大附院东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即将开放,中心预设27张床位,首批开放11张床位。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的落成,将大大增加院区的服务能力,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病患者既无须舟车劳顿跨江外出移植,也无须等待,即可按期及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为急需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希望。

呼吁更多志愿力量

“26日、28日,来自启东的龚钰麟、通州兴东街道的张彬将入院进行捐献前的准备工作,两人计划分别于7月1日、3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中心主任余瑶介绍,通州从2003年起启动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宣传动员工作,目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累计2400余人,成功捐献15例,成功捐献人数位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且近4年来每年都有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我国目前有400多万名白血病患者挣扎在死亡的边缘,50%以上是青少年,每年约有4万多名白血病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而悲惨离世。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液疾病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

适龄公民捐献自己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输入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衰竭的患者体内,可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目前,造血干细胞采集是从外周血中采集,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采集骨髓”,捐献者不需要手术,通过血液分离机采集即可,过程与机采血小板类似,是国际上通用、安全、科学的采集方法,无损志愿者的身体健康。

“登记捐献的志愿者越多,中华骨髓库的累计容量就越大,患者找到跟自身相匹配的概率也就越大。我们呼吁更多符合条件的爱心人士能加入中华骨髓库,让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多一次机会。”余瑶说。(记者 徐爱银 通讯员 单俊楠 董卫彬)

(原标题为《通州两位志愿者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为陌生人点亮生命希望》)
来源:南通发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特别声明】在接受江海通报全国民生服务媒体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本平台”)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江海通报”或“江海通报App”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本平台;凡本平台注明来源非江海通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网站,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平台认证的江海通报官方通报号以外的所有帐号发布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布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或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责由发布者自负,与本平台无关;本平台所有作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意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平台旗下公益民生投诉举报平台仅为各方搭建沟通桥梁,不干涉各方沟通过程及结果,不收取任何一方任何费用,凡以本平台名义收费的均为冒充、欺骗行为,请及时报警并向平台官方反馈。已经发布的投诉举报无法删除、撤销。投诉举报方不得利用“删除、撤销投诉举报”作为条件要求被投诉举报方解决投诉举报问题。被投诉举报方不得以“删除、撤销投诉举报”为前提条件解决投诉举报方所投诉举报问题。一经发现有类似行为,平台将对双方做出严肃处理。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